005-3.jpg

最近有個女性病患特地來找我,主訴是八月時右踝扭傷後,常常時痛時不痛的,沒有完全好過,治療也都沒甚麼效果,近幾個星期天冷後很不舒服,走路久就會痠痛異常。

..

經過檢查後發現右踝內側明顯較左腳腫大,局部肌腱、肌肉仍腫,有組織液、淋巴液回流不量的狀況,且軟組織仍有無菌性發炎的狀況,於是用小針刀幫她治療。

..

治療前有跟她說會稍微刺激一些,她因為右踝已經不舒服太久,還是可以接受,但過程中她並沒有很痛的反應,處置完後她的同事問她如何,她說,就是一般針灸的痛感。

...

過三天後回診,已經好轉了七成,且腫脹也消退不少,於是再用小針刀幫她治療,這一次她卻是從頭喊痛到尾,原來她是很怕痛的~~

..

這是我們臨床常見的狀況,不論是普通針灸或是小針刀皆然,受傷的部位因為腫脹、發炎,所以神經較不敏感,感覺較弱,等一兩次治療好轉後,再針同一個部位,病患對於治療時的針刺感覺就會增加許多。這其實是痠痛疾病好轉中常見的病患反應:"越針越痛",在這邊與讀者分享。

 

 

 

陳志立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