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腦部供血不良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針刀診療日記--疼痛治療的科學與藝術--2024/9/23-
臨床上治療了許多手腳麻木(無力、疼痛)的患者,這些患者在頸椎以及腰椎的MRI檢查都沒有任何的壓迫,但就是有手麻、腳麻的臨床表現,也因此在現代醫學的診斷系統內,並沒有辦法做出適當的診斷以及治療。
...
這些患者的麻木狀況通常是對稱性的,也就是雙手雙腳皆有,就算不是四肢都有,也至少是複數肢體,鮮少是單一肢體發作,有部分的患者產生的狀況不只是麻木,甚至帶有疼痛、無力的狀況。
...
面對這樣的患者,針刀的治療有效率非常的高,治療方法以增加腦部供血為主軸,多數的患者針刺當下就會感覺麻木減輕;治療的科學依據可以推論為大腦皮質中的頂葉因為腦部供血不良而產生功能異常,而針刀是透過增加腦部供血的方式,讓頂葉的供血恢復正常,而功能也跟著正常。
...
這個想法的理論依據來至於中樞敏化理論,此理論認為,慢性的肢體疼痛(有實際病灶)如果拖得過久,會導致腦部的感知異常,也就是說在造成肢體疼痛的病灶已經痊癒後,腦部仍然感覺到疼痛,因為感知系統已經因為長期的刺激,而造成異常。
...
筆者依照上述理論,而推論腦部感知異常,也有可能是因為腦部供血不足而導致,而這些感知異常,就可能表現在肢體的麻木疼痛上。此推論為筆者自行觀察統計許多患者的臨床表現,再套用中樞敏化理論來解釋,現代醫學書籍並沒有類似的講法。但在筆者自身的臨床經驗上,透過這樣的治療,的確治癒了許多在醫學儀器檢查不出問題的肢體麻木(疼痛、無力)患者,應該是有臨床價值的,撰文提供讀者與同道參考。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抽絲剝繭 ...

一位腦部供血不良導致手腳麻木的患者(見一月三號文章),治療一次就好轉很多,昨天為第二次回診,跟筆者說手麻幾乎好了,但腳麻仍有,且好像有針好的時候完全不麻,後來漸漸又麻起來的趨勢。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診患者,39歲女性,主訴為四肢麻木一個月,平常左手2,3,4指麻,睡覺時右手五指都麻,雙腳則是無時無刻都在麻。
...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