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約70歲,上上禮拜來看診時,主訴是眩暈,他剛從醫院出院幾個禮拜,之前因為肝膿瘍住院打抗生素治療,一個月才出院。
...
患者面色無華,沒有元氣,反應慢,舌淡、唇白,觀察其下眼瞼,非常的蒼白,血紅素應該不到九,應該是貧血所造成的眩暈(家屬說有貧血,但吃鐵劑也補不回來?),再透過問診排除耳石脫落後,決定以氣血虛弱的眩暈方向用藥,處方:聖愈湯+茯苓。
...
上禮拜回診時,患者自述沒有改善,仍暈甚。不過筆者與家屬都覺的患者眼瞼血色有些許回升,直覺可能是劑量問題,心理想說是不是要用水藥,與家屬討論後,仍決定繼續用科學中藥治療一星期看看,處方仍為聖愈湯,稍有加量,再加上肉桂、附子,狀腎陽之火以補脾土,加強脾土的造血功能。
目前分類:眩暈 (3)
- Apr 01 Mon 2019 11:21
診療日記4/1---從眩暈案例,驗證溫腎陽以補脾土理論
- Jan 17 Thu 2019 15:49
小柴胡湯的妙用
昨天一位病人一進門就跟我說,醫師你開的藥太厲害了,我這個症狀10年,中間也吃了兩年中藥,都沒有好過,你的藥吃一個禮拜就好很多了。
...
我看了一下病歷,頭暈10年,開的藥是小柴胡湯加味,就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不過也不知道怎麼回,就說,書上就是這樣寫,我只是照著書開而已。患者反而愣住,說,那可能原本就快好了吧.....
.....
其實醫師的知識,原本就是來自於書本,以及把書本的知識臨床驗證後得到的經驗,加上部分自己的創見,而綜合成自己的醫術,或是流派。醫師過度的浮誇自己的能力,讓患者崇拜,對我來講都是不對且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