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診療日記 (15)
- Sep 03 Tue 2024 20:30
特殊的診斷案例
- Aug 12 Thu 2021 20:45
診療日記8/12--無心插柳
- Aug 10 Tue 2021 20:46
診療日記8/10--有感而發
- Mar 05 Fri 2021 06:06
診療日記3/5--小傻眼的一個案例
- Feb 18 Thu 2021 05:57
診療日記2/18--開工
- Feb 03 Wed 2021 08:22
診療日記2/2--奇特的病例
- Jan 29 Fri 2021 08:24
診療日記1/28--膝關節開刀後症狀加重的患者
- Jan 25 Mon 2021 08:27
幫病人省下的三十萬跟二次手術
- Oct 13 Tue 2020 19:27
診療日記10/13--症狀不見得為單一因素造成
患者九月初來看診,主訴很多,左肩痛、左手腫脹&尺側麻、心悸、胸燜,因為明顯的有尺側麻木的神經學症狀,且患者自述心悸的狀況有CT檢查過,沒有異常,故診斷為頸肩筋膜緊繃造成的神經壓迫與心悸,進行了頸肩筋膜的針刀處理。
...
治療兩次過後,第三次看診,自述左手的尺側麻&腫脹都已經大幅減少到只剩四成,左肩痠痛減少很多,但心悸仍有七成的程度,且期間有再去榮總檢查,再度確定心臟沒有問題,榮總醫師認為心悸為自律神經失調引起。
...
由於神經壓迫的狀況已經好轉六成,但心悸只好轉三成,不成比例,加上患者屬於相對緊張的個性,故筆者當時也認為心悸可能與筋膜緊繃關係沒有那麼大,很大一部分也許為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故當次看診並沒有做針刀治療,而只有開藥處理,處方為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進行自律神經的藥物治療。
- Oct 09 Fri 2020 19:28
診療日記10/9--攝護腺肥大、勃起障礙的中醫治療
一位伯伯去年12月就因為頻尿來看診,當時西醫診斷是攝護腺肥大,給藥後效果不佳,而前來就診。當時的情況是白天一小時小便一次,反而夜尿只有一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少沒有影響睡眠。當時處方以八味地黃丸、四逆湯為主,治療兩次後頻尿幾乎已無,夜尿已無,再給藥一次後就沒再回診了。
...
今年四月又來就診,說症狀又出現,綜合舌脈狀況,處方以四逆湯為主,治療兩次後症狀又緩解很多,希望可以同時治療勃起狀況,改方以右歸丸、還少單為主,效果也還不錯,到八月後就沒再就診。
...
昨天又回診,說其實頻尿已經沒甚麼發作了,就算停藥兩個月狀況也還不錯,想再拿藥當作持續維持保養,也想再服用龜鹿二仙丸來保養性能力,整體而言,這個患者的治療算是結束了。
- Sep 10 Thu 2020 07:15
診療日記9/9--改變
多數患者病情好轉後,都會跟筆者說已經好很多了,但比較少患者會跟筆者說身體好轉後生活中的改變,今天聽到兩個患者講,有些激勵作用。
...
患者A是椎間盤突出來看診,今天治療第七次,其實已經好很多了,但患者仍持續來治療。患者今天跟我說,她之前兩個工作,都是因為腰痛而辭職,辭職時都覺得很對不起老闆,已經在家休息很久,都沒工作。最近腰痛小腿痛好轉,終於又開始找工作了。
..
患者B也是被診斷椎間盤突出,但筆者認為是身體力線的失衡,與椎間盤無關。患者雖然已經痛了數年,但處理一次就好轉很多,今天第四次來看診,說已經可以開始搬10公斤重物了,也沒甚麼症狀,只有久坐後會痠。今天就沒幫患者做針刀治療,只有開補腎強筋骨的葯給患者吃。
- Sep 09 Wed 2020 07:17
診療日記9/8--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轉換
患者是一位從台中上來台北看病的資深老師,第一次看診時主訴是坐姿起身困難,尤其是坐姿上半身前彎時,更是無法起身,病程已經多年,一直沒人可以處理。
...
診斷後發現病源點在解剖列車中的深前線,處理後瞬間起身就簡單很多,第二次治療後更好,昨天是第三次治療,但患者確述說著不舒服,說坐巴士時,下背部有不適感,久坐在沙發上候診也會。
...
此時筆者腦中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似乎跟一開始來看診時的主訴不同,於是問患者說,那您坐姿起身這個動作還會不舒服嗎?患者才回答說,那個已經還好了。
- Sep 05 Sat 2020 07:19
診療日記9/4--胸廓出口症候群被忽略後,疼痛局部注射三次類固醇無效的消防員
消防員是筆者很特別注意的一個族群,總覺得他們對社會貢獻很大,火災都要靠他們,所以特別的親切,當然筆者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是消防員,同學哥哥也是其中一員,這也是原因。
...
本文中患者也是位消防員,8月中第一次來看診,主訴是肩頸痠痛,連到上背部菱形肌,左肩的三角肌、三頭肌、旋轉肌袖、甚至闊筋膜張肌都疼痛,之後連到左手五指都麻木,西醫檢查頸椎輕微壓迫,但不嚴重,不至於引起這樣的症狀,所以判斷不是神經壓迫,為筋膜問題,於是就在他的疼痛部位,三角肌、旋轉肌袖處前後注射了三次類固醇,都沒有效果,就轉來我這邊看診。
...
其實患者還是神經壓迫症狀,只是壓迫點不在椎間孔的部分,而是在週邊神經,包含胸廓出口處,治療的方法為放鬆筋膜,解除其對週邊神經的壓迫,今天第四次看診,只剩下很輕微的症狀了,預計很快可以畢業。
- Aug 15 Sat 2020 20:21
診療日記8/14 ..
長時間有疼痛就會來看我的老患者,今天兩個問題都不典型,但有一一處理了。頸部向右轉時,左背膏肓會痛,結果是左頸部筋膜拉緊的問題;深呼吸時胸腰結合段會痛,結果是下背連到胸部的肌群問題。
...
右大腿後側痛兩年的患者來看診,明明是大腿後部筋膜緊繃造成,結果之前醫師卻透過超音波診斷,說他是膝關節發炎,復健了半年完全沒效果,上禮拜治療一次,今天回診時說已經好轉六成以上,還常常覺得不痛,忘記那邊有傷了。
...
右手腕內側疼痛三個多月的患者,從外地來看診,說西醫檢查骨頭沒事,診斷是肌腱炎,但治療都沒效果。筆者診斷是神經壓迫問題+筋膜緊繃,一次治療就好了八成。
- Aug 08 Sat 2020 08:25
診療日記8/7 ...
關於板機指,最近的治療思維改變很多,已經不太處理局部病變點,而單純根據手臂力線處理,效果很好,多數當場就可以緩解很多,且不會有病灶處又施針而短時間內局部疼痛的問題。
...
拇指大魚際處疼痛四個月的患者,吃消炎藥、肌肉鬆弛劑、復健效果都不好,筋膜線處理後仍有壓痛(原本是隨時都在痛),局部筋膜按壓痛點明顯,於是再處理局部按壓疼痛筋膜,效果更好,治療三次後,目前已經好轉八成以上,此患者為長時間打羽毛球之後疼痛,推論為握拍手勢不當造成的局部筋膜緊繃僵硬問題。
...
腰痛一年患者,已經到處看病,神內、疼痛科、復健科、皮膚科..都已經看過,也有經過針灸治療過很久,都無法痊癒,造成患者極度焦慮,外院醫師轉而介紹到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