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整天有很多事情發生,很多病案可以說,也有遠方朋友來看診的驚喜,不過,還是想要宣傳一下中醫,讓讀者知道中醫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功效,也與同道分享治療心得。
...
患者是醫學中心的員工,之前就有來給我看診過,上週前來是因為之前右腳小腿脛骨、腓骨雙骨折,開刀且石膏固定,最近拆了石膏後,從小腿到整個腳盤都持續的腫脹、發熱,而來看診。
...
這種情況是常見的,石膏固定久後,局部的循環本身就會變差,加上骨折且打石膏,患者是不太可能有足夠運動的,故心肺功能一定會轉差,雙重因素一起導致患肢的水腫。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有位患者來就診,主訴是臀部疼痛,當問他哪邊痛時,患者可以很明確的指出他的疼痛範圍以及走向,與解剖學上的梨狀肌分布位置一模一樣,疼痛的範圍也是從大腿連到小腿(雖然臨床上以單純大腿居多),所以診斷上基本上不用花功夫,把梨狀肌以及影響梨狀肌的其他筋膜作一鬆解後,患者馬上就不痛了。
...
梨狀肌是在臀部中等深度的一塊肌肉,負責髖關節外旋及外展動作,當我們作起身、走路、爬樓梯的動作,皆須靠梨狀肌收縮來完成。
...
而受傷的原因,則通常與這些動作無太大關係,反而是久坐、翹二郎腿、椅子太硬....等等會對梨狀肌進行擠壓或是牽拉的習慣與動作居多,常見臨床症狀是單側臀部深處,有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或麻的感覺,從臀部一直延伸到大腿,部分患者會到小腿,嚴重時走路像跛腳,蹲坐疼痛,站不起來。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診一位患者就診,主訴為腳踝以及小腿下部疼痛兩年,時痛時不痛,但按壓一定加重,自述兩年前扭傷腳踝後就開始痛,反反覆覆,無法痊癒。
...
診斷後覺得只是很簡單的小問題,就是身體的前正中力線失衡,導致小腿筋膜緊繃而已,跟患者說很簡單,患者有點訝異,處理完第一次後,患者疼痛的範圍就減少,再處理一次後,按壓就完全不痛了,開四天藥給患者做後續處理,請他這幾天再幫我觀察看看。
...
疼痛很久的患者,有時候會難處理,有時候還是很簡單。差別在於,原本部位的疼痛,會不會讓患者不自主的用其他部位出力,產生其他部位的代償性受損,而形成一個A-->B-->C--D.....,由一開始的單一部位受傷,演變成多部位的複雜性受損,如果是這一個情況,治療起來就會變得複雜與困難。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一位患者來就診,她說在外院看汗皰疹,給她服用健保科學中藥加上傳統水煎藥,一個禮拜要五千多元,花了幾萬元看了很久還沒好。其實有些想法,乾脆來談談我對汗皰疹的治療方式。
...
汗皰疹一般的資料,網路上已經很多,我想我就不再贅述,直接來談談我的用藥方式與治療原則。
...
在我的經驗裡,多數的汗皰疹患者來看診時,體質是帶著濕熱的,舌紅、苔厚,而且水泡都正在發作,從四診的望聞問切綜合評估,多數可以給予清利濕熱的方劑,如龍膽瀉肝湯、當歸拈痛湯、甘露消毒丹....等等的方劑,給予這樣的處方,一般就會有一定的效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患者看診是看胃脹氣,診斷後為簡單的脾虛腹脹,處方為香砂六君子湯,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次看的病與效果。
...
患者二月來就診時,主訴為腹瀉,且每天起床時就發作,診斷為腎虛五更瀉,當時的處方是脾腎皆補的附子理中湯,今天晚上問他當時吃藥的效果如何,他說吃藥之後就再也沒有晨起腹瀉這個情況發生了。
...
在中醫理論中,有一個五更瀉的說法,其主要原因是腎虛,說法也不甚明確,清代名醫柯韻伯曾有這樣的解釋:「夫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因陽氣當至而不至,虛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瀉於黎明。」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昨天繁忙的診務中,一位初診患者走進診間。因為筆者的診桌與門口有一段距離,因此筆者習慣在患者還沒走到診桌前,先觀察一下患者的面容與步態,作第一步的診斷。
...
患者走進門口時,就是面帶著愁容,且真的是很難過的樣子,但步態是正常的。筆者問患者怎樣不舒服時,患者說,疲勞、困倦、頭暈、全身不舒服...,聽起來像中暑的主訴,問患者怎麼開始的,患者說,昨天工作很累,之後就開始了,但再問診發現患者的工作,卻是在冷氣房,中暑的機會應該不高,還是難以診斷......到底是怎麼回事
...
繼續問診時發現,患者的工作需要不斷勞動,也需搬重,昨天工作量大,但其實昨夜是有好好補眠,超過八小時的睡眠,體力也應該有補充回來。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發生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情,一位蕁麻疹患者特地跑來跟我說,陳醫師,我覺得我可以畢業了,謝謝你。
...
通常患者病好了之後,除了因為挫傷,來申請診斷證明外,很少會特地再來一次,跟我說已經好了,要畢業了。通常是我自己覺得病患差不多了,就跟患者說,如果這一次治療完、或是藥吃完,就沒甚麼問題的話,就不用來了;或是我甚麼都沒講,患者好了就自動畢業了。之後看見患者常常是下一次患者生病的時候了,所以下午其實我還蠻感動與高興的,患者特地來跟我說要畢業了。
...
另一個讓我高興的原因是,這個患者是一個慢性蕁麻疹患者,有看過我寫過的蕁麻疹文章的讀者應該都會知道,慢性蕁麻疹有時候真的不好治療,這個患者已經吃了大約五個月的科學中藥,前陣子快好的時候還因為飲食的問題,引發了一次急性發作,後來才又漸漸穩定下來,現在好不容易可以順利畢業了,真的讓我心裡放下了一顆大石頭!!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晚上是患者第二次回診,跟我的談話間,已經可以帶著些微的笑容,不禁讓我想起她第一次來的樣子。
...
大約兩個禮拜前患者來求診,面容是非常憂愁的,主訴是模糊的,腹痛、腰痛、腹股溝痛、眠差、肩頸疼痛。她說,一開始是腹痛,甚麼檢查都做了,西醫腸胃科與婦產科、神經內科都說沒事,後來被轉到身心科,身心科醫師說,妳這個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本來自律神經失調就是這樣到處痛、移走痛啊!!給她吃了鎮定劑,的確比較好睡,但疼痛卻完全沒有任何的緩解跡象。
...
但其實這個患者的狀況,真的不是很好診斷,我第一次花了大約半小時,從腰部、骨盆腔開始治療,直到治療到第三個可能的病變點,才讓患者感到改善,發現患者單純就是腹部筋膜的緊繃、筋攣問題,而痛點與治療點,就在患者一開始發作時的疼痛點,也就是西醫每個科別都說沒事的點。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已經四個多月沒來看診的患者來看診,剛走進診間,筆者就已經觀察到幾件事情。
...
1.面容扭曲,痛苦。
2.腰無法挺直,且向左彎。
3.手扶著腰,走路步伐慢。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診一位身型壯碩的病患從新竹來看診,主訴是雙肩疼痛,握推(躺著舉重的一種姿勢)時加重,如果剛訓練完時。連開車打方向盤都會痛。
...
請患者做各種動作,發現肩膀的活動幅度(ROM)是正常的,只有在模擬握推時(曲肘往前方出力)會痛,整體力線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局部按壓測試時,發現三角肌有條索狀的明顯壓痛點。
...
診斷:這是一個少見的局部痛處就是病變點,也是治療點的患者,使用針刀在雙側的三角肌束做鬆解後,剛進診間時測試的疼痛動作都已經不痛。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