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12 Thu 2021 20:45
診療日記8/12--無心插柳
一個老太太上星期透過介紹來看手痛,治療手痛後她又說,醫師,我每天都很喘,已經十幾年了,可不可以用針刀治療?稍為問了一下情況,患者說每天躺在床上,就會漸漸喘起來,根本不能睡,感覺蠻嚴重的,就在患者的上背,找到筋結點後,稍為針了幾針,患者當場覺得呼吸較順。
- Aug 10 Tue 2021 20:46
診療日記8/10--有感而發
一天看了三個接受多次治療,沒有好的患者,外院的診斷都是椎間盤突出,的確影像學檢查也都是顯示椎間盤突出,但患者的症狀,卻都有一大半與椎間盤無關。
- Aug 05 Thu 2021 20:48
診療日記8/5--超音波與治療邏輯 ...
有患者問我為什麼不買台超音波來檢查,來幫助我的診斷?聽了有些有趣,想一想之後,我回答患者說,你覺得痛了好幾個月、好幾年,久治不癒之後來找我的患者,會有很多人沒在西醫檢查過患處(疼痛的位置)嗎?患者聽了愣了一下,然後也覺得很有道理。
- Jul 29 Thu 2021 21:25
診療日記7/29--椎間盤突出症兩三事
有患者問說,聽說可以用針刀把神經根挑開到別的位置,就不會被椎間盤壓到了?聽了有些傻眼,但應該是患者理解錯誤,或是醫師沒時間解釋醫理,用最簡單的語言說明吧。
...
針刀不可能直接去觸碰神經根,第一是太過危險,不小心就會直接刺進椎管;第二還是太過危險,直接用針刀刺神經根,很容易造成神經根的傷害,而這個傷害很難回逆。
- Jul 24 Sat 2021 21:27
診療日記7/24--意外的激勵效果
認真看診是很累的一件事情,當一個病人出了診間,另一個患者進來時,筆者的腦子就要清空重開機,接收下一個患者的資訊,問診,思考,身體檢查,再思考,做出診斷,治療,驗證療效,看是否要繼續治療。這個的程序,一天要重複多次,極度損耗腦力,因此每天回到家時,其實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家人都知道我回到家,就是一個沒有腦的狀態了。
....
所以比較熟的患者都知道,其實我沒有打算很長久的看診下去,覺得這樣真的太累,也在思考著退休計畫,或者是半退休計畫,至少我覺得這個工作,不能夠像看內科開藥的老中醫一般,做到六七十歲,滿頭白髮都還在看診,這樣的人生太累了。
- Jul 20 Tue 2021 21:29
診療日記7/20--筋膜需要休息來修復
- Jul 17 Sat 2021 21:31
診療日記7/17凌晨—三歲小女兒針刀初體驗
- Jul 15 Thu 2021 21:33
診療日記7/15--診斷最重要
- Jul 13 Tue 2021 21:34
診療日記7/13--治療幾次會好?
- Jul 10 Sat 2021 21:46
診療日記7/10--臏骨軟化與開刀
治療了幾例被診斷為臏骨軟化,開刀後無效,症狀仍同,之後被衛教,要繼續練股四頭肌才會不痛的病例,有些觀念想溝通。
...
臏骨軟化的典型症狀:病人會感覺到膝蓋前方有些疼痛,尤而且當膝蓋彎曲或上下樓梯時,疼痛會加劇或感覺痠軟無力。當有這些症狀時,醫師如果再用X光檢查確認後,就會被診斷為臏骨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