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jpg

遠方來到的患者,看到地名,就想到一個優秀的學弟,就跟他說之後不用跑這麼遠,就近看這個學弟就好,然後拿紙筆寫名子給他,但患者看到我寫名子寫到一半就跟我說,不用寫了,他已經在那邊看三個月,每個禮拜去三次,完全沒改善。當場我也愣住,就直接幫患者治療,其實並不是多困難的問題,當場改善很多。
...
學弟相當的優秀,後來想想,應該是視野不夠寬廣,似乎內科就跟一個老師,傷科就用一個派別,而剛好這個患者的狀況是派別的盲點所在,所以剛好無用吧。清代名醫葉天士,走訪全國,拜了超過二十個老師,應該就是在增廣見聞與視野,來做這個去盲點化的功夫吧。
...
但自己也沒那麼厲害,收到一個患者的訊息,跟我說之前的治療沒有很大的效果,去西醫那邊診斷出是另一個問題,想問我可以不以再回來我這邊治療那個問題。
...
患者不但沒怪我治療效果不彰,還想再回來給我治療,讓我又汗顏又感動。雖然患者的臨床表徵,與該處受傷的典型症狀差很多。但治療效果不好就是個名擺著的事實,代表筆者還有需要再努力的地方。
...
有效率九成五,代表100個人來看病,有95個高興的回去,但也代表著有5個人失望而歸。醫學,似乎是個無止境的道路,無法停止進步,只有不斷的前進,才能夠持續的去盲點化,增加治療有效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