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肩痛已經超過20年,第二次看診時,得知是建中的學長。自述20多年來已經看過各式各樣的醫生,但左肩痛都沒有好過。
....
筆者很習慣的先做整體體態評估,發現患者左右肩的高低差距非常的大,但詢問患者之前治療者用的治療方法,患者說都是處理左肩,沒有管他的身體失衡。
...
評估後認為患者是解剖列車的後表線與旋線的問題,雖然痛在左肩,但問題是在右側的軀幹與肢體,處理後患者當場就好了非常多,當時筆者還跟患者說,這是常見的小問題。
....
患者一個禮拜後回診,說就只有好一兩天,後來就痛回來。納悶之下,再度評估患者的體態,發現右側肢體失衡的情況,又幾乎恢復了,左肩又比右肩高了很多。評估治療方向沒有錯,應該是患者20年的身體狀態,慣性太大,才會一兩天又恢復到不好的體態。
....
治療方法仍同第一次,但劑量加大許多,當場患者的體態又改善,疼痛也緩解很多。昨天第二次回診,患者說雖然後來又有痛回來一些,但比起沒來治療前,疼痛已經有改善了。
....
此案例要關注的點有兩個,第一是病源點,患者左肩痛,但病源點在右側;第二是慣性與劑量,患者疼痛已經20年,失衡筋膜的慣性太大,故一般劑量的針刀治療雖然當場有用,但隔一兩天筋膜又因20年的慣性而回逆到不好的狀態,疼痛於是復發。
...
總結
1.正確的診斷
2.筋膜長年失衡,往錯誤位置回逆的慣性較大
3.劑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