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來有很多患者肩痛半年以上來就診,但治療一次以內就好轉很多,三次到六次就完全處理,這些患者多數也都很認真的在求診,但效果不好,原因何在?
...
跟身體其他地方依樣,治療是否有效,還是在於診斷的精確性。遇到肩關節疼痛的患者,首先要診斷,是局部的問題,還是神經壓迫,或是結構牽拉導致的問題。如果是局部的問題,才會進入局部問題的再細分診斷;但如果是神經壓迫的問題,就必須處理神經壓迫,而不是局部治療;抑或是結構牽拉導致,就要處理牽拉到肩關節的失衡結構,也不是在局部治療。
...
如果判斷為局部問題,要先診斷活動幅度是否受限,如果受限的話,多數是肩關節沾黏(俗稱的五十肩),就該以解沾黏的方式處理;如果沒有活動受限,首先要排除掉撕裂(如旋轉肌或是關節唇撕裂)的可能性,排除之後,再來判斷是否有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是常見的問題,但很常常被誤診,而久病不癒。
...
如果以上的診斷,都不符合患者的情形,在已經排除以上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是否單一肌肉的緊繃或是急性發炎,診斷後再加以處理。
...
以上為筆者對於肩關節疼痛的診斷思維,大致上可以涵蓋八成以上的肩痛原因,因不斷遇到久治不癒的患者,故發文與同道分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