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患者右膝疼痛數年,疫情前(五月)來看診過兩次,七月又來看診兩次,一開始來的時候是蹲下站起都會不適,站直也不舒服,今天回診時,自述已經好轉多,目前是運動久、走久後,膝蓋內側才會有些許不適,當場請患者蹲下站起時,已經測試不到不舒服的狀況,但按壓鵝足肌鍵處,仍會與左腳比較起來有相對不適的感覺。
...
此時患者問了一個問題,他說之前去醫院看診時,骨科醫師看了X光片,說他可能是因為大腿外側肌肉過緊,才造成他膝蓋內側疼痛的問題,問我是否可能。雖然我這邊病歷紀載,之前我的診斷是大腿後側肌肉的問題,但思考也蠻符合邏輯的,就跟患者說,也是有可能。
...
於是請患者起身,理學檢查,的確患者有X型腿的表現,就跟患者說,那個醫師講的也沒錯,他的確有大腿肌肉過緊的問題,但如果以過去幾次的治療,就可以讓他症狀大幅改善的療效來看,應該還是大腿後側肌肉問題居多。之後就馬上再進行了一次治療,患者鵝足肌腱處的壓痛又減輕很多,其實又驗證了病源點應該還是以大腿後側肌肉為主。
...
此時患者才說,當時那個骨科醫師,原本是要他去開刀的,針對大腿外側的筋膜(推測為髂脛束),這樣筆者就有點覺得稍微的冒進。造成某個疼痛的因素往往有很多,如果只是看了X光顯示有X型腿的骨頭排列,發現有大腿肌肉緊繃的問題,就診斷膝蓋內側痛是這個問題,而進行手術的話,的確是有可能有無效手術的情況產生。
...
面對有多個可能因素的疼痛時,建議還是先以保守療法為優先考量,西醫復健、注射,或是中醫針灸、針刀,或是徒手治療皆可,先透過治療後,療效的呈現與否,來驗證診斷的正確性,較能避免白白動刀的可能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