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jpg

幾乎每天都有回診患者問我說,醫師,為什麼上次給你治療的那邊不痛了,現在變成這邊痛?而我也幾乎每天都要回答這個問題。
...
通常我的答案會有兩方面,比喻跟原理,看時間充裕與否,有時回答一種,有時兩種都會回答。
..
第一方面是比喻,我通常跟患者說,就像考試的時候,英文考30,國文40,數學55,通常我們最先注意到的是30分的英文,然後開始補強,當英文變成60時,40分的國文就會變成眼中釘,開始注意到它的存在。
..
疼痛也是這樣,因為我們往往只會專注於受傷最嚴重,或是最痛的地方,而當最痛的地方治療好了之後,第二痛的地方就會開始吸引我們的注意,因此產生了患處A治療好變成患處B痛的感覺,事實上,原本就是兩個都在痛,只是A比較痛而已。
...
第二方面是原理,其實我在之前文章有提過,當兩條筋膜共同擔負起做某項身體動作時,當A不小心受傷了,我們會本能性的少用A,而多用B,長時間下來,因為B的持續過度耗損,而也開始受傷了,這個現象在醫學上稱為代償性的損傷。也就是為什麼疼痛拖久之後,去看醫生常常發生A治療好了變成B痛的基本原因,因為疼痛沒治療後,是會在不同筋膜中,導致骨牌性的連續損傷,而自己往往不自知。
...
之前治療過一個60多歲的健壯老伯,治療了應該有超過六次,每一次來都是治療右肩,但每一次敘述的疼痛部位都有所不同。老伯愛好健身,每天待健身房數個小時,還充當業餘教練,教導一起練的人。老伯開始痠痛後基本上都沒休息過,還是每天健身,所以導致幾乎所有的右肩筋膜,都有受傷的現象,應該原因就是A->B->C->D...這樣牽連下去的骨牌性損傷,而他也問過我文章最一開始的問題,可以稱做是這篇文章描述狀況的經典案例,舉出來做為文章的結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