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在2月底來給我看病,當時的主訴是雙側耳塞感、鼻涕倒流..等上呼吸道的症狀,並沒有聽力喪失的感覺,因此就開了辛夷清沸湯...等等上呼吸道的藥品,一般來講,上呼吸道症狀緩解後,耳塞感也會自己好轉。
...
患者來回診已經是上星期,他說吃藥三天後,鼻子症狀改善了,但右耳聽力突然消失,她趕緊到大醫院就診,診斷變成是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醫院沒有要她住院,只有開類固醇給她吃,吃了一個禮拜,聽力有恢復許多,但仍未完全恢復,也還有耳鳴跟耳塞感。
....
其實也真的很感謝患者的信任,沒有覺得我誤診,去完大醫院還回來找我。其實患者是很典型的感冒病毒引起的耳中風,來給我看的時候還只是單純的感冒,但因為免疫力不夠,導致感冒病毒侵犯到耳神經所導致。
...
雖然患者已經發病超過兩星期,但聽力尚未完全恢復,仍在吃類固醇中,但我仍然開方幫忙患者的恢復,處方:黃連解毒湯、溫膽湯、丹參、石菖蒲、郁金、杏蘇散(仍有咳嗽)。在一個禮拜後昨天回診,聽力恢復更多,類固醇已停藥,但我仍請患者繼續服用中藥,直到完全康復或是效果停滯。
....
突發性耳聾是耳朵疾病中少見的急症,確切原因未明,通常是因為感冒病毒感染、氣候溫度或是疲勞所導致的耳中血流改變,少部分是聽神經瘤所引起。患者的主訴通常為"突然聽不到聲音",伴隨著耳鳴,部分的患者會伴隨耳石脫落以及其導致的眩暈症狀。
....
西醫處置是給予注射或是口服類固醇,一般來講一到兩星期內為治療的黃金期,三個月內病情都有可能繼續進步,類固醇效果不差,但部分患者仍會無效,有著名的歌手就因此而單耳的聽力喪失。
...
筆者認為,中醫在突發性耳聾中,可以扮演著很好的輔助角色,可以分針刀以及內服藥兩個部分。針刀的話可以透過鬆解頸後筋膜,讓聽神經中樞以及毛細胞的血液灌流增加,以減少因為缺血對神經的永久性傷害的機率。
....
而中藥也可以扮演不輸給針刀的角色,首先,透過中藥中清熱解毒的藥物,可以消炎而減少聽神經部分的水腫,讓聽神經附近壓迫的情況改善,加強類固醇的效果;另外,中醫活血化瘀的藥物可以加強聽神經區域血液的營養供給,減少聽神經永久傷害的機率。
....
不過,筆者並不會讓患者停類固醇,這個疾病是一個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的重症,能夠有多方面的治療同時進行,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建議是中西醫同時治療,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另外,在西醫類固醇療程(約1-2星期)結束後,筆者仍建議繼續服用中藥,治療到完全好或是已經無法再進步的程度,三個月內能救回多少聽力,就要盡量救,別放棄任何希望。
- Mar 26 Tue 2019 18:49
診療日記3/25---突發性耳聾(耳中風)的中醫治療角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