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有的疾病,目前西醫以胃鏡檢查,檢查出來後通常使用特效藥PPI(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來治療,效果通常不錯,使用後很快就可以減少胃酸逆流的狀況,但卻很容易復發,而造成患者很大的困擾。
...
一般來講,胃酸的形成與飲食的規律性與食物選擇相關,通常我們會請病患避免吃的過飽,並減少稀飯、糯米類的食物,炸、辣、煎、烤、油膩食物盡量避免,並給予中藥治療,效果一般也很好,不太輸給西醫,但同樣的問題是,容易停藥一陣子後又發作。
...
觀察與詢問後常常可以發現,這群長時間反覆發作的患者,飲食習慣通常已經比一般人清淡、健康的太多,並沒有太大的可改進空間;但也經常可以得知,不論是透過中醫脈象,或是從問診中,他們通常承受的壓力很大,或是壓力耐受性不足,而處在一個緊繃焦慮的狀態,而這個焦慮,才是他們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的主因。
...
我們的消化道,是受自律神經中的迷走神經所控制,而迷走神經是屬於副交感神經的一大部分,與交感神經是相拮抗的。所以當我們緊繃焦慮、感受壓力時,交感神經亢奮,就會抑制了副交感神經,而間接導致了控制腸胃道的迷走神經功能減弱,腸胃功能受到影響,最後導致了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
也因此,治標的PPI很有用,但沒有真正改善到這個基本病因,才會導致吃的時後馬上有用,而停藥後又復發的症狀,當然,某些治標的中藥也是一樣的道理。
...
通常中醫師在治療這些患者時,除了治療胃酸藥物之外,疏肝理氣藥物通常是不可少的;另外,透過針刀治療,改善交感神經的亢奮狀態,進而使迷走神經的功能恢復正常,則是筆者最新的治療方式,配合上中藥的治療,效果比以往只用中藥治療時較為提高,復發的機會也會減少,算是頑固性胃酸逆流的雞尾酒療法,僅提供給讀者參考。

1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