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椎間盤突出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腰痛半年的患者求診,西醫檢查為輕中度椎間盤突出,伴有嚴重腰痛、腳麻。目前主訴是右側腰痛嚴重,連到右側臀部痛,腿部麻木,但其實半年前剛發病時是左側腰痛,近期才變成右側也發作,且比原發點的左側嚴重。
...
診斷後發現腰部右側筋膜的確是較為緊繃,就先把右側筋膜鬆解,鬆解完後往右偏移的脊椎也瞬間回位,但患者沒有當場感覺得緩解,懷疑是針刀術後感太大讓患者無法感受改善程度,請患者過20分鐘再進來。
....
20分鐘後患者進來,整體來講,只有臀部疼痛緩解,腳麻沒改善,腰痛沒改善,甚至走路時腰就痛(原本沒有)。檢查仍覺右側筋膜已經放鬆許多,脊椎仍是正位,與患者沒改善的症狀不符,判斷是均衡問題。於是把原始發病的左側筋膜鬆解,再請患者觀察狀況,再20分鐘後,患者說雙側腰都已經好轉很多,腳麻也大致緩解了-------->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每幾天就會有一個患者來說,他腰痛,西醫檢查是椎間盤突出,做復健、拉腰已經好幾個月了,因為沒有用,西醫建議開刀,因為不想開刀,所以來看我。
...
通常這樣的患者,治療幾次後,痛感麻感都會改善很多,但這篇文章主要要強調的不是療效,而是診斷。
...
我們先看下面的統計圖,這樣的研究其實國外很多,簡單來講,把健康,完全沒症狀的人丟去做完整的頸部MRI,可以在七成以上的人身上發現有椎間盤突出的情況,但這些人是完全不痛、完全健康的。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下午,同學的哥哥來看診,主述是腰痛,之前有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有接受過外院針刀治療,最近又發作。
...
診斷下來,只是腰部筋膜、肌群的緊繃而已,針刀治療之後馬上就好轉很多,再衛教一些放鬆腰部筋膜的復健動作,因為疼痛原本就不重,應該幾次就差不多了。
...
其實椎間盤突出,雖然看起來是骨頭互相靠近,擠壓椎間盤而造成突出,但就像我常跟患者說的,骨頭本身沒有運動神經,根本不會自己動,只會被肌肉牽拉而移動,所以,除了急性撞擊或是甩鞭效應外,其他的椎間盤突出,往往是長時間姿勢不良或是過度負重、勞動,而造成的腰部筋膜問題,拉扯骨頭而間接導致的。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陸陸續續治療了許多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患者中最快的三次就畢業了,慢的治療了約八次,好轉了六成,中間差異,值得細細品味。
...
目前多數醫師,面對HIVD病患,總喜歡往細部看,不論是CT、MRI、X光,總是往椎體去看,或看看CT下椎間盤突出程度,來作判斷的準則。在大陸有某些針刀醫師,強調不用開刀,用針刀直接作西醫外科的開刀動作,往椎體與椎間盤的地方作鬆解,在我看來,並沒有打到問題的核心。

...
要知道我們的骨頭,本身是沒有運動神經支配的,所以絕對沒有辦法自己靠近另一個骨頭,造成椎間空隙狹窄,擠壓椎間盤而突出。骨頭之所以有上述的動作,都是因為肌筋膜系統的張力過大,拉扯骨頭造成,所以HIVD的最根本問題,在於肌筋膜系統的緊繃。

...
另一類患者,有多重的肌筋膜系統損傷,且程度嚴重,往往治療當下緩解很多,但因為各種因素,如受傷過久、使用習慣仍未改正、或是診斷上忽略了某一細部筋膜系統沒有治療,而造成病程反複,較難完全根治。面對這樣的患者,除了要請患者回家後小心使用身體,外加拉筋復健外,診斷上的功夫必須要作到完全,不可以遺漏掉任何一個受傷的肌筋膜,以免這一個被遺漏的肌筋膜,又去牽拉造成已經治療完全的筋膜系統又受影響而受傷,而使患者痛苦又起。
...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難治的患者,也是我們醫生進步的動力。因為這些難治患者的信任與願意回診,才能讓我可以不斷的細細診斷,抽絲剝繭,找出每個患者不同的肌筋膜受傷點,來作出最適合與有效的治療,在這邊誠摯的向這些患者道謝。
...
而第一段兩種患者的差異,即為何有些人較快痊癒,有些人較慢,其差別在於兩個因素。第一,肌筋膜系統受傷的程度大小,第二,肌筋膜系統受傷的複雜度。
...
有些患者受傷的肌筋膜單純,且經過治療後很快的恢復,張力也不太會反覆的增大,這樣的患者往往不到5次,就可以得到八成以上的緩解,我通常會請患者不用再來了,自行拉筋、作瑜珈維持住治療效果就好。

文章標籤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