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pg
中醫與西醫不同之處,在於可以透過望聞問切等獨特的診斷方式,判斷出每個患者獨特的體質狀況與偏差情形,再根據患者個別的體質狀況,在西醫診斷相同的情況下,開出屬於患者個別最適合的藥方,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也就是中醫同病異治的精神所在。
....
中醫這種獨特的治療與診斷方式,讓我們可以在許多西醫無法治癒的患者身上,取得很大的療效,讓患者恢復健康,而今天要拿來當主題的濕疹,也是中醫用這個方法治療的相對強項之一。
...
通常來看中醫的濕疹患者,都不是只發作過一次的,而是病情反反覆覆,發作時擦西藥就好,但不久後又發作,甚至停藥沒幾天又發作。一般來講,我們可以在患者身上診斷出有濕(熱)體質,就是因為這樣的體質,而影響到體表的環境,而讓濕疹不斷的反覆發作。中醫的治療方法不是強制的壓制,而是透過利濕清熱的藥物,讓患者的體質改善,而濕疹自然就會痊癒,且如果治療時間夠長的話,患者之後也較不會反覆發作,此為中醫用體質學來治療的優勢所在。
..
但臨床久了,常常會遇到患者來看皮膚癢,乾燥,脫屑,即我之前有著文說明的冬季溼疹。但在這些患者舌、脈,卻可以發現有舌苔黃厚膩、脈滑數等體質濕熱的狀況。看之前他們吃的中藥藥單,也的確都是符合體質的清熱利濕藥物,但卻久服無用,甚至皮膚乾癢越來越嚴重。

...
這樣的患者,反而是根據皮膚表面的乾燥狀況(忽略從舌、脈所判斷的體質),給予養血潤燥的藥物,患者的皮膚乾癢狀況就會改善很多,但這樣的狀況,的確與中醫體質學的辯證論治有所矛盾。
...
其實這些中醫體質學的不精準狀況,古人早就有所發現。所以古人就發明了很多詞,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來描述這些狀況,治療上也有捨脈從證.....等的變通做法。
...
這些就是中醫體質學有趣,有用,但仍有不足之處。有趣的是辨證論治,開出屬於每個患者獨特的藥物;有用的是不只是症狀治療,而是真的可以透過調整體質治療疾病;不足的是,體質學仍無法涵蓋病人所有的狀況與表現,仍需要其他的診斷方式來做輔助,來做靈活變化。心有所悟,故以濕疹為題,著文分享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