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患者上星期從宜蘭來看診,主訴是右腰痛一個月,彎腰加重,痛點為椎旁固定點,看了很久醫師都沒有任何效果。
...
身體檢查中,發現患者有很多問題:脊柱側彎、右側體前深線失衡、骨盆前傾、左傾、後表線過度緊繃、前表線被動緊繃、臀部肌群薄弱、長短腳...等等各種失衡。
...
再請患者更換成趴著的動作,脊柱側彎就好轉很多,代表為功能性脊柱側彎,為較不嚴重的類型。開始就較可能造成患者疼痛的位置來處理,先處理體前深線的問題,解除了骨盆左傾以及長短腳的問題,但患者腰部仍痛。
..
再舒緩患者後表線緊繃的問題,也順便處理了功能性脊柱側彎問題,請患者再彎腰看看--->仍痛,算是很少見的連續兩次判斷失準,但也大約知道問題所在。再處理患者身體正面前表線的緊繃,患者彎腰疼痛就馬上幾乎消失。
...
患者昨天回診,自己彎腰已經不痛,但變成轉動會有痛感,還是固定點,且似乎與上禮拜痛點相同。處理起來就簡單很多,把患者剩下的脊柱側彎,透過後表線的鬆解,再做最後處理,再請患者轉動看看,就完全不痛了。
...
醫療行為,其實就是一個,"診斷-->治療-->驗證"的過程,常常我們可以在患者身上發現多種失衡,這時我們會根據學理、經驗,來判斷哪一個失衡與患者目前的主訴(痛楚)最為相關,來做處理,多數的情況會在第一或是第二可能的失衡處理掉後,患者痛楚就會得到緩解,但偶爾會有像此案例這樣的狀況,要處理到第三、第四種失衡狀態時,患者痛楚才會緩解。醫學雖然是一種科學,但其實還是充滿得很多的不確定性,需要透過治療來驗證後,才能確定診斷的正確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志立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